
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成考试题
首页>> 成考试题>>202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
政治
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士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 总分 | 统分人签字 | |||
分数 |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得分 | 评卷人 |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的哲学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经验论和唯理论
2.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只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
A.一般表现B.特殊表现
C.低级形式
D.高级形式
3.主观世界是从客观世界分化出来的,它具有
A.绝对独立性
B.被动反映性
C.消极从属性
D.相对独立性
4.“只要功夫深,铁磨成针”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D.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5.习近平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利 1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谋划全局,协同推进
B.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C.坚守底线,有备无患
D.跳出藩篱,开拓创新
6.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除了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外,还包括
A.自发性
B.社会历史性
C.机械性
D.主观随意性
7.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
A.具体性和直接性
B.抽象性和间接性
C.生动性和直观性
D.个别性和片面性
8.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
A.战胜自然和支配自然
B.人口增长和物质丰富
C.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
D.发现规律和创造规律
9.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称为
A.生产能力
B.上层建筑
C社会结构
D.经济基础
10.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 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除了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外,社会形态还包括
A.意识形态
B.物质形态
C.实体形态
D.虚拟形态
1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 一次历史性飞跃。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七大
D.党的八大
12.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推陈出新
1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 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大法宝指的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4.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像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帝国主义
15.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业 公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两参一改三结合”
B.“两个转变”
C.“两条腿走路”
D.“一化三改”
16.毛泽东强调,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 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A.专政
B.民主
C.斗争
D.改造
1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其中回答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B.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19.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调整
B.发展
C.巩固
D.提高
20.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以人为本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 要内容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概括为
A.“十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
C.“六个必须坚持”
D.“十三个方面成就”
22.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是
A.文化问题
B.制度问题
C.理论问题
D.道路问题
23.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 算,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是
A.让世界满意
B.让群众满意
C.制度完善
D.社会和谐
2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
A.不断增进民生福社
B.安全稳定
C.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D.反腐倡廉
2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A.推动高质量发展
B.把握新发展阶段
C.贯彻新发展理念
D.构建新发展格局
26.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人才是
A.根本优势
B.组织保障
C.第一资源
D.第一动力
2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沿 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B.全面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C.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8.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维护和塑造新时代国家安 全提供了基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A.经济安全
B.网络安全
C.人民安全
D.政治安全
29.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决定军队建设政治方向的是
A.听党指挥
B.能打胜仗
C.作风优良
D.纪律严明
30.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 们党的一大创举。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送在首位的是
A.纪律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政治建设
31.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这 是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次盛会,举办地是
A.成都
B.杭州
C.广州
D.青岛
32.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中,被第78届联合国大会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的是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3.2023年我国外贸规模稳、结构优,“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新三样”指的是
A.计算机、智能手机、玩具
B.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C.服装、家电、家具
D.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医疗器械
34.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
A.火星北极样品采集任务
B.月球正面样品采集任务
C.火星南极样品采集任务
D.月球背面样品采集任务
35.2024年6月30 日,我国建成开通的全球首 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重大工程是
A.平陆运河
B.川藏铁路
C.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
D.引汉济渭工程
第I卷(非选择题共80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36~39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7.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什么?
39.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有哪些?
得分
评卷人
三、论述题:40~41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0.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试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角度论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4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政治的新要求新期待,提
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的标志性成果。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
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哲学的基本派别
【应试指导】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人的意识能动性。
【应试指导】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 现,它与人的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无法真正具有人的意识,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应试指导】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 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意识而存在的现实世界,包括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性。
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量变质变规律。
【应试指导】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 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只要功夫
深,铁#磨成针”,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系统观念。
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A项符合题意 【应试指导】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 月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
6.[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实践的基本特征。
【应试指导】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 内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7.[答案】 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性认识的特点。
【应试指导】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 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而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 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 开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应试指导】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9.[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经济基础的概念
【应试指导】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形态的构成。
【应试指导】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 #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 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的会议。
【应试指导】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 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答案】 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的精#。
【应试指导】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3.[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应试指导】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 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
国苹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 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1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
【应试指导】帝国主义是中国苹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 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道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15.【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应试指导】党在过波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岛的“主体”
和“两鼻”
16.【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壹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应试指导]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17.【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应试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奋斗日标的基本途径。其中,“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整神四项基本原则“四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
证问题,“坚持改革开放”四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
1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改革的性质。
[应试指导]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休制的细枝木节的修补,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缚我国生产力发
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
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但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
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9.【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应试指导】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达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
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应试指导】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应试指导】“十四个整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治国理政各方面作
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2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道路问题的重要性
(应试指导】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表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23.【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壹了坚持人民至上。
[应试指导]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我们党是以解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党,人民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工作中始终处于最高的地位,这决定
了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只能是人民。
24.【答案】C
(考情点拨】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应试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2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应试指导】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
26.【答案】C
【考情点拨】 本题考壹了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应试指导】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黄源、创新是第一
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27.【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应试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8.【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总体国家安全现的丰富内涵。
【应试指导]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了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
【应试指导】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光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
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
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案旨、本色。
30.【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新时代党的建设31.【答案B
32.【答案】A
33.【答案】B
34.【答案】D
35.【答案】C
二、简答题
3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
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最根本的
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
济基础。(2分)
(3)巾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
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
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分)
37.(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分)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分)
(3)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4分)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
(1)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3分)
(2)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分)
(3)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39.(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2分)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分)
(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分)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分)
(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分)
三、论述题
40.(1)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
望。(4分)
(2)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其性质上,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其程度
上,表现为加快或延缓社会的发展。正确把握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引领社会
发展至关重要。(4分)
第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必然发挥维护或批判现实社
会的功能,并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变革方向,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指导,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指引。(4分)
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
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和智力支持。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第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能够规范社会
道德,凝聚社会共识。增进价值认同,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
家园。(4分)
41.(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长期实
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
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的统一、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
的统一、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统一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6分)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参
与实践,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文明等各个方面,聚焦国家发展大事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
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7分)
(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评判一种民主形式好不好。实践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
发言权。全过程人民民主既能确保人民充分享有各方面权利,又能有效促进国家治理高效和社会和谐稳
定,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