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江西理工校友会
首页>> 江西理工校友会>>跨越48载,归来仍是少年!
原创 校党委宣传部 江西理工大学 2025年11月14日
丹桂飘香,情满江理
近日,江西理工大学矿业系1977级校友们
跨越山海,重返母校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
他们带着半生的沉淀与牵挂而来
用深情追忆青春岁月
用坚守诠释初心使命
用期许照亮后辈征程
和萱萱一起
共赴这场跨越48载的青春之约
01母校情深 刻入骨髓的精神印记
重回校园,八角塘、采矿楼、体育场这些老建筑,依旧是校友们心中最鲜明的符号。阔别多年的校友们相拥问候,鬓角的风霜难掩眼中的热忱,一句句“老同学,好久不见”瞬间拉近距离。他们身着统一纪念衫,在图书馆前整齐列队,镜头定格下这跨越数十载的重逢瞬间。

采矿771班校友、金属矿开采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运敏深情回忆:“在江冶的学习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这段经历也在我的成长的道路上带来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王运敏深耕矿山高效开采、绿色开发及安全控制领域,视开采矿石如同收获庄稼,他以民生“饭碗”与工业“饭碗”之眼光,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在相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采矿771班校友、江西省监察厅驻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厅级监察专员汤卫平一眼认出当年的红色采矿楼,感慨“其他地方早已焕然一新,唯有这里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这里见证了他们当年挑灯夜读的求知岁月,承载着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汤卫平先生及夫人)
数学课老师提前板书、脱稿授课的严谨
通风课老师逻辑缜密、极具启发性的讲授……
在母校的求学时光里
不仅有难忘的场景
更有深刻的精神滋养
采矿771班校友、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前副院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项宏海至今仍对在校学习时光记忆犹新:即便学校10点准时关灯,学子们仍会借着路边灯光苦读,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精神,如同无声的教诲,刻进了每一位学子的心中,成为他们为人处世、治学干事的行为准则。

采矿772班校友、长园集团原董事长、深圳校友联谊会创始会长许晓文感念母校“踏实勤奋”的校风,直言“老师高质量的教学,尤其是基础课,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冶金771班校友王珉深受校园“艰苦奋斗”精神内核的熏陶,学子们对国家建设的责任与刻苦钻研的纯粹信念,成为他日后成长的养分。

02实干笃行 深耕半生的使命担当
薪火相传,不负韶华。1977级校友们带着母校的殷切嘱托,奔赴广阔天地,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书写着实干者的担当。数十年间,他们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在市场浪潮中敢为人先,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在公共领域内默默耕耘,以实干者的姿态,在各行各业谱写了精彩的担当华章。

选矿772班校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熊大和毕业后40余年始终坚守高梯度磁选机及选矿工艺流程研制,将科研比作培育“婴儿”,面对实验瓶颈反复攻关,技术广泛应用于行业,用实干诠释“国家卓越工程师”的担当。

(左二为熊大和)
选矿772班校友、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钟宏聚焦浮选药剂分子设计与合成创新,推动选矿与化工学科交叉,以一技之长践行矿业报国的信念。

选矿771班校友、墨西哥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宋少先在墨西哥深耕二十余年,回国后继续投身选矿事业,既为行业技术革新注入动力,也倾尽心血培养大批人才,成为墨西哥科学院院士。
选矿772班校友、广东商品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韩家新从冶金系统到期货行业,数十年始终未脱离冶金相关领域,同时兼顾体育与摄影爱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相互成就。

03初心如磐 那段逆风追梦的备考岁月
回想起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束光,穿透了时代的阴霾,照亮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梦之路。矿业系1977级的校友们,那时或为乡村民办教师,或为插队知青,或为公社营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生活的重量。但命运的机遇面前,他们毅然拾起书本,开启了一段“边劳作边备考”的艰辛历程。
.
项宏海在冬季江堤工地上兼顾宣传与教书,每天仅睡3小时,凌晨三点入眠,六点便起身复习,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拼劲,不到一个月便叩开了大学之门。
许晓文下乡两年后,犹豫再三才确认报考资格,两个月内四处借阅资料,零散拼凑着汲取知识养分,始终以坚韧心态面对艰辛。
熊大和在繁重的农村劳动间隙,没有系统计划,仅凭不服输的劲头一遍遍啃透课本。
王珉在瑞昌务农近三年,利用当地夜校提供的便利条件进行系统复习,即便能报考外省名校,仍因与母校的深厚渊源选择留下。



04薪火相传 写给后辈的暖心期许
许晓文针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提出切实建议:可以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与国家战略结合的工科领域,保持行业战略定力,主动适应大湾区等潜力区域的发展需求。
熊大和叮嘱青年学子,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锤炼科研思维,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推动科技报国事业再攀高峰。
韩家新鼓励女生在理工科领域自信自强,既要夯实专业基础,也要关注行业动态,平衡学业、工作与爱好,追求全面发展。
王珉认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立足根本,年轻人需兼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国家政策,培养再学习能力,适应时代变革。
宋少先则殷切希望年轻一代接过矿业事业的接力棒,着力培养创新能力,立足行业、面向未来。
05返校剪影 藏着青春的滚烫回忆



在志远会议中心
校友们与校领导、师生欢聚一堂
思想的火花在此碰撞
声声问候与殷殷叮咛
更让初心在岁月流转中愈发澄澈明亮
.
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校友一行
参观了中心展厅、科研平台
以及10余项实现产业化技术的中试线项目
并了解了依托创新中心信息化平台申报获批的
江西省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情况



挥锹培土、浇水灌溉
在图书馆东南侧
校友们亲手栽下的树苗迎风挺立
正如1977级校友们
扎根行业、茁壮成长的人生轨迹
新栽的树苗
承载着
校友们对后辈学子深切的期许
他们正用自己的经验与感悟
为更多的年轻人照亮前行之路


悯农堂的怀旧午餐 熟悉的味道唤醒舌尖上的青春记忆


红旗校区体育馆内掌声阵阵
乒乓球友谊赛火热开赛



岁月流转,精神不朽
与江理的故事未完待续
矿业系1977级校友的返校之旅
是一次青春的回望
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他们逆风追梦的坚韧
对母校的赤诚
对事业的坚守
必将在一代代江理学子中延续
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江西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JXUST1958-萱萱微信丨xxxxuan_520-江西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文字 | 蓝浩铭 陈洋 吴彬蕾 余爱琴 应笑楠 陈羽欣 张汶霞
图片 | 赵峥旭 李齐 樊雨晴 刘铭芳 熊娈 陈淑婷 刘家豪 王熙 陈雅婷 张雨
排版 | 李俊杰 初审 | 王欣怡 宓嘉豪 邹楚玥 复审 | 魏小兰 终审 | 钟峻燕
.
为矿业系1977级校友们 点赞,
在看 阅读1万+ 修改于2025年11月15日
.
留言
心情放松
赞1为江西冶金学院培养出国家精钻人员点赞!
.
陈建芬
赞1祝人才济济的77届学姐学哥们,永葆青春活力,再聚仍是少年,意气风发!
.
苍穹之下
赞1感谢母校48年团聚之约,感恩母校培育之情,感受母校宏伟发展之势!
.
匡
赞1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
韩家新佳佳
赞1感恩母校培育,愿母校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在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
聂小威
赞1佩服,老前辈!我们接过这接力棒继续前行!江理加油,母校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优秀!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