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职业教育

首页>> 职业教育>>

被新型肺炎关闭在家的人 警惕情绪瘫痪 越关注疫情 变得越害怕 心情像在坐过山车



.

被新型肺炎锁在家的成年人,警惕情绪瘫痪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 ID:caozhi163

 

     2019年的年末,人们都在期盼着如此艰难的一年赶快过去,让新年新气象早点到来。

 

    那时候我们根本想象不到,才过了将近一个月,愿望就变成了“希望2020重启”

 

    这个春节,人们依然抱着手机不撒手,但不是为了抢红包和拜年,而是紧紧盯着有关新型肺炎的最新动向。

 

    朋友圈里有人说,这大概是自己每天的新闻接受量达到饱和的一段时间。

 

    可即便是这样,他依然不愿意放下手机,生怕错过一点消息。

 

    这个足不出户的春节,人们步数变化的曲线渐趋静止,心情却每天都像在坐过山车。

 

刷屏的消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这些天来,人们每天起床的固定动作,查看今天的疫情信息:新的数据、研究动向、调查结果。

 

每一次信息更新,都牵动着大家最敏感的神经。

 

看到疫区物资告急,各大医院纷纷发出求助信息,心急火燎,却不知道除了绵薄的捐款之外,自己还能做点什么才好。

 

疫情数字不断上升,甚至有9个月大的婴儿也被确诊。

 

一边焦心着急,又一边忍不住谴责那些明知可能带来危险,却依然从疫区往外跑的市民。

 

前线医护人员的状况,同样让人牵肠挂肚。

 

一位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医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全员都在超负荷工作,直到增援同志到来压力才得到缓解。

 

镜头前,她向记者肯定地点头,声音却早已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

 

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场没日没夜的战斗里。

 

这些勇敢的人被称作“逆行者”,但家人们知道,他们也不过只是一些即便疲惫,也要求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普通人而已。

 

面对危机,四面八方的善意和支持都涌向了武汉。

 

49岁的王慎才在大年初一接到通知,需要将10万只口罩从安徽送往武汉。

 

他来不及多想,和同事连夜疾驰十多个小时,抵达这座等待着援助的城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困难一定会挺过去的!”

 

几日之间,全国数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更是激起人心振奋。

 

上海一位年轻的90后护士刘文进,在出发前剪下了一袭长发。

 

她把这个“留了七八年的宝贝”细心放在一个盒子里,转身就开始打包行李。

“通知一到,立马就出发。”

 

各种各样的消息,就这样一遍遍冲击着人们的情绪。

 

看到好消息欣喜感动,看到坏消息难受抑郁。

 

每一次拿起手机再放下,总是抑制不住地从心底里感到疲惫,再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越关注疫情,就变得越害怕

 

就在被肺炎消息刷屏的同时,一则关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新闻也出现在大家面前。

 

越刷手机越丧的状态,不只是一种悲观情绪。

 

当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确诊第一例肺炎患者时,多少人对着手机屏幕捂住了疯狂加速跳动的心脏。

 

对着热搜看到确诊人数不断刷新时,多少人一面冒着冷汗、惴惴不安,一面产生着世事无常、自己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无力感。

 

传染病让大家变得战战兢兢。

 

曾有一位报告文学家讲述自己在采访时看到的场景:一百米开外一个人一声咳嗽,都让所有人打起了精神,仿佛整个天空都弥漫着病毒。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回忆采访过程中的见闻 / 非典十年祭

 

面对重大疫情、灾难时,长期传播与接收负面信息与情绪,人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发生改变。

 

曾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台北一位老人每天24小时持续关注媒体对灾害的报道,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忍不住哭泣, 最后过度抑郁而去医院求医。

 

几乎每一场灾难都会在人群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创伤,人们变得敏感、变得短视、厌恶风险的程度加重。

 

美国9·11事件后,心理学家Gigerenzer在2004年统计发现,事件发生后3个月大量美国百姓为避免乘坐飞机而选择汽车出行。

 

交通事故数量急速上升,额外的伤亡人数比9·11·事件遇难者加起来还要多。

 

心理学家樊富珉教授说,地震后大量北京白领工作者找到空闲时间就看灾害信息,看的时候伤心难过,不看又忍不住,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

 

他口中当年的北京白领,又何尝不是今年守在热搜旁边一遍遍刷着新闻的我们?

 

人都是会换位思考的动物,当我们透过新闻文字与画面与疫情中的当事人建立了情感互动,代入他们的处境思考,就会对灾难中的人们产生同理心。

 

同理心帮助我们与在艰苦条件下的人们共情,紧接着便产生了“共情痛苦”。

 

这种痛苦包括对灾情的恐惧、不安、委屈等等,导致人们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时所持有的安全、可预测、受保护的信念受到了威胁与挑战,出现了受伤害假设与不良期待,间接承受着替代性创伤。

 

我们刷着微博、读着新闻,每一条沉重的信息其实都在击打着生活信念。

 

一旦负面情绪的堆积量过大,会在某个时候突然决堤。

 

没有发烧感冒的我们开始早晨很早醒来,夜里睡不好觉,工作难以集中,习惯性感到疲惫……

 

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媒介传递来了太多我们承受不及的共情痛苦。

 

心理过载之后的“麻木”

 

与面对灾难之后“过度反应”相反的是,也有另外一群人,因为输入过量的讯息而变得“冷漠”和“麻木”。

 

新闻中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无法再激起他们的同情心,疫情人民的悲伤和痛苦渐渐变得“与我无关”。

 

事实上,这也是同样是在同理心过载之后产生的心理保护机制,叫“同情疲劳”:即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同情心。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断言,大众媒介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信息:行动”的速度比。

 

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量大,相比起来,我们的行动则变得远远滞后。

 

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会被动地扛起一层心理负担,进而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

 

换言之,疫情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来,接二连三的消息让人无法接受,甚至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可与此同时,新的信息、新的问题、新的不幸还在不停地涌来。

 

同情是一种消耗巨大的心理活动。

 

对于大多人来说,不管ta是否有主动理解他人的意愿,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

 

通常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行动对情况做出一些改变或者帮助对方,是能够解决自身的精神压力并且恢复情绪的。

 

但现在信息的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让我们面临了许多无可奈何的不幸,我们根本没办法通过行动造成任何改变。

 

有限的情感不断流失。

 

一旦接近枯竭,大脑自然会拉起警报,制造防御机制,促使我们远离这些刺激。

 

许多人决定干脆就关闭自己的感官,放弃对这些不幸者的同理与同情,变得麻木。

 

当你面对疫情,开始感到冷感时,不要过于自责和愧疚。

 

试着从过量信息之中将自己抽离出来,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应对这场肺炎。

 

走出情绪

 

适当拒绝“我们”意识

 

美国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举过这样一则例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人看到战争惨烈的照片和影像,感到大为震惊与恐怖,纷纷加入到如何防控战争的大讨论中。

 

然而,这时有人却公然出来对此唱反调。

 

这些令人震撼的影像资料其实起到了一种裹挟的心理作用。人们的想象力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牵扯进影像之中,仿佛觉得不是照片中的人在受难,而是“我们”一起在经历痛苦。

 

为了缓解痛苦,适当放弃这种“我们”的代入感,会更有利于情绪的抽离。

 

将媒体里出现的报道,当做仅仅是真实故事看待;将负面消息中的事件,仅仅看作是个人的悲剧看待。

 

当然,这绝对不是在号召“隔岸观火”的看热闹心态。

 

而是试图将泛滥的同情心从沉浸于负面消息中抽离出来,用更积极也更有效的方式去应对灾难。

 

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人面对不幸时产生负面情绪,并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在目击大量残忍的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心理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了心理异常现象。

 

这样的心理状态,叫做替代性创伤。”

 

这并不是什么心理缺陷,寻求帮助,也并不可耻。

 

试着向家人和朋友倾诉,为积压的情绪释放出口。

 

时刻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感觉自己长时间难以走出悲伤、低沉、麻木等情绪,应当及时拨打心理咨询电话。

 

目前,已有多个科研机构、高校等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是应对创伤的最好方式。

 

在等待最后的胜利前,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先倒下。

 

从网络情绪中走出来

 

有不少学者指出,当前负面情绪迅速波及至许多人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媒体过度的依赖。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把自己扔进情绪的沼泽里,在“怨愤”的牛角尖里无法自拔。

 

从丧情绪中走出来,用自己的同理心,试着去帮助他人。

 

为控制疫情的蔓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劝说身边的长辈少出门,戴口罩。

 

为武汉灾区的同胞捐献爱心物资、钱款。

 

用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驱散恐惧。

 

在武汉,一名快递员接受采访。虽然喊着“送快递害怕”,但被问到“送医院还去吗”,他坚定地说:

 

医生的话我就去。

 

在广西南宁,第四人民医院各科室汇总了40份请战书,医务工作者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决心用“生命托起生命、用生命为生命站岗”。

 

在安徽,49岁的快递司机在大年初一接到通知,需要将10万支口罩运往武汉。

 

面对着疫情的危机,家人的牵挂,司机大哥仍然以逆行的姿态冲进疫区。

 

除了四面八方的支持,科学的快速支援也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

 

1月27日,深圳、山东、江西,陆续有新型肺炎治愈患者出院,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病患们逐渐摆脱病毒的纠缠。

 

上海科研部门也已经研发出抗病毒喷剂,给前线医护人员们增加了更多的保障。

 

在广东,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已经成功分离,这为后续的肺炎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

 

种种暖流汇聚起来,就是一股给人以振奋和鼓励的洪流。

 

这个冬天很漫长,但最终一定能过去。

 

光可以照进黑暗,而黑暗永远无法进入光。

 

路虽难,我们一起向前。

 

参考资料:

 

[1][美]桑塔格著,黄灿然译,关于他人的痛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2] 杨玉丽.社交媒体情绪化传播现象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0):35-36.

[3]王利芹.社交媒体情绪化传播现象研究[J].出版广角,2017,(23):22-24.DOI:10.3969/j.issn.1006-7000.2017.23.006.

[4] 胡君辰,李涛.西方负面反馈研究回顾与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1):40-49.

[5]本刊编辑部.全科医生小词典——替代性创伤[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3):1557.

[6]杨柳.警惕媒体带来的替代性创伤[J].改革与开放,2012(10):193.

[7]马君英.替代性创伤研究述评[J].医学与社会,2010,23(04):91-93.

 

∇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

.

分享到:
点击次数:604   更新时间:2020-02-03 04:38:1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