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江西理工校友会

首页>> 江西理工校友会>>

《中国教育报》刊发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署名文章《服务区域发展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



.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党委书记罗嗣海署名文章《服务区域发展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网讯 5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发表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教授理论文章《服务区域发展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

文章分析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新时代新依据,提出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贡献度的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在服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服务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建设、助力赣州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过程中奋力谱写江西理工篇章。现将报道原文、链接转载如下。

 

原文链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5/13/content_518202.htm?div=-1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3日第5版

.

服务区域发展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

罗嗣海

学校全力牵头组建和运行江西新材料研究院;积极融入和服务赣州市打造“中国稀金谷”战略;从科技、人才方面助力鹰潭加快打造“世界铜都”。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江西理工大学的发展定位应当与国家、特别是江西高校“双一流”建设相呼应,核心要义是在服务国家与行业的同时,着力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贡献度的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新时代新依据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看。当前,服务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了不同层次大学共同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把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从江西高等教育的构成来看。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江西高校中入选全国A、B档的学科中,只有1/4是工科。工科大学应提升实力和水平,切实做好“百校联百园、千博进千企”工作,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强省的贡献度。

从学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看。国家、江西、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强烈的人才和科技需求,都给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普遍的机遇。同时,新时代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强烈渴求对学校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学校教育事业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一是在硬件上新校区完成了规划、启动了建设,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校园空间跃上了新起点。二是在软件上已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人才培养层次跃上新起点。三是在时间上一甲子办学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积淀的文化,是学校踏上新征程的宝贵财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服务区域发展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学校坚持“传统学科做强、特色学科做精、新兴学科做特”的学科建设思路,根据社会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增加工科专业数量和学科比重;结合赣州“中国稀金谷”建设,在相关专业增设稀土方向;适应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办物联网工程、大数据、VR、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专业。

围绕服务区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以14个国家和省级卓越计划专业为重点,推进“3+1”创新实验班、江理—泰豪智能电网实验班、特材班、电科创新实验班、校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实验班等实验班建设,为相关企业培养“订单式”“零适应期”的优秀毕业生。

围绕服务区域发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认真落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方案,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源投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地见效。加大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力度,为相关项目入驻孵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紧扣区域发展凝练特色科研方向。学校以江西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牵引科学研究,积极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链,进一步强化钨、铜、稀土、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优势和特色。

紧扣区域发展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学校与相关重点企业共建了钨、铜、稀土、锂领域的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数量占全省的1/4,成为全省国家级平台最多的高校。

紧扣区域发展产出有用科研成果。学校近年来牵头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密切结合政府和企业需求,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团队、重点成果”一体化工程,鼓励和支持教师做有用的科研,引导产出越来越多“顶天立地”、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科研成果。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打造服务区域的平台智库。学校注重社会服务平台和智库建设,初步形成了“五院两中心一基地”的多元服务体系。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加强协商合作,进一步夯实“五院两中心一基地”,使之成为新时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平台和新型智库。

健全服务区域的运行机制。学校成立了对外联络与合作处,专门负责落实服务区域相关事宜,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一个博士或教授进驻一个企业、一个学科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团队拉动一个产业群、一个学院服务一个县市区安排,构建以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体系。

承担服务区域的重要任务。学校全力牵头组建和运行江西新材料研究院;加强与赣州市的全面合作,对接和服务赣州市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加快共建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积极融入和服务赣州市打造“中国稀金谷”战略,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支撑;与鹰潭市共建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积极从科技、人才方面助力鹰潭加快打造“世界铜都”。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贡献度的有特色高水平理工大学,在服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服务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建设、助力赣州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样板过程中奋力谱写江西理工篇章。(编辑/陈琰)

分享到:
点击次数:759   更新时间:2019-05-14 10:13:2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