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韶关赣州商会

首页>> 韶关赣州商会>>

韶关市赣州商会党建会建融合二十条(讨论稿)理想目标样板(江西 广东)



韶关市江西赣州商会党建会建融合二十条

(讨论稿)理想目标样板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要求,秉持"党建强会、服务兴会"理念,打造"红色赣商"特色品牌。


二.融合机制建设

1. 双向进入制度

商会领导班子与党组织班子交叉任职率达80%,会长/秘书长列席支部会议,支部书记参与会长办公会。

2. 联席会议机制

每月首个工作日召开"党会联席会",建立"三议清单"(党建提议、会建动议、发展决议)。

3. 红色导师计划

聘请10名在韶赣籍老党员担任"发展顾问",结对帮扶青年企业家。


三.服务融合实践

4. 党员先锋岗创建

在会员企业设立"党员示范车间/商铺",实行"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

5. 赣商红色驿站

依托商会平台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提供"四帮"服务(帮维权、帮融资、帮招聘、帮培训)。

6. 乡村振兴结对

对接赣州原籍地5个行政村,实施"五个一"工程(一个产业项目、一批就业岗位、一次技能培训、一场文化下乡、一项助学计划)。


四.文化融合工程

7. 苏区精神传承

每年举办"红色赣商大讲堂",组织参观韶关红军长征遗址、赣南中央苏区旧址。

8. 商会党建云平台

开发"虔城e家"微信小程序,设置"党员之家""商会服务""赣货出山"三大功能模块。

9. 诚信红黑榜制度

建立会员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党员企业率先接入"信用韶关"平台。


五.保障监督体系

10. 双百分考核

党建与会建工作各占50%权重,考核结果与会费减免、评优评先挂钩。

11. 经费双保障

按照会费收入的5%列支党建专项经费,同步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12. 廉洁商会建设

制定《赣商自律公约》,设立监事会党员监督岗,每季度发布廉洁风险提示。


六.其他方面综合

13. 建立双向任职机制

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理事会、管理层"交叉任职",社会组织负责人是党员的应担任党组织副书记,党组织书记可进入理事会担任理事。建立重大事项党组织前置审议清单,确保发展方向与党的方针政策同频共振。

14. 实施项目化党建工程

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设立"党建+业务"融合项目库,采用"一个项目、一名党员牵头、一个团队落实"模式,将主题党日开到项目现场,年度评选十大标杆融合案例。

15. 构建数字化融合平台

开发党建会建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党员管理、活动申报、经费审批线上通办。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参与业务活动的频次、成效,生成个性化"融合指数"作为评优依据。

16. 开展能力共建行动

每季度组织"双培双带"活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标兵;党组织带业务团队提升政治素养,业务带头人带党员增强专业技能。

17. 设立融合创新基金

按年度经费3%比例提取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党建赋能业务"微创新,如红色研学路线开发、党建品牌与产品联名设计等,优秀方案给予孵化扶持。

18. 推行双向考核制度

党建考核增设"促进业务发展成效"指标(权重不低于40%),业务考核同步设置"党建融入度"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职称晋升、绩效奖励直接挂钩。

19. 打造融合文化矩阵

建设"红色会客厅",陈列党组织与业务发展大事记;创作融合主题文化作品(如《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法》口袋书);定期举办"书记与CEO对话"活动。

20.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

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开展融合成效评估,发布《党建会建融合发展白皮书》,针对评估发现的"重形式轻实效""两张皮"等问题建立整改台账。


完整版,包含8项实施细则与5个配套附件

本方案突出"三个结合":党建与会建目标结合、苏区精神与湾区机遇结合、在韶发展与反哺家乡结合。

建议配套制定《实施细则》,重点打造"赣商党员突击队""赣品展销红色专场"等特色载体。

.

  以上,理想样板,讨论稿,征求意见!

.

分享到:
点击次数:78   更新时间:2025-08-19 11:19:1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