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生活点滴

首页>> 生活点滴>>

七夕节的由来?宣传"七夕"的本义 乞求智慧和巧艺 祈求赐美满姻缘 保卫传统节日文化! 莫借“七夕”作邪淫!



今天七夕,宣传"七夕"的本义,保卫我们的节日!莫借七夕作邪淫!

韶关市传统文化协会

.

    请大家积极转发这个帖子,宣传七夕的本义。保卫我们的节日,保卫我们的文化,保卫我们的家庭和孩子!



原标题:莫借七夕作邪淫


编者按:七夕,妇女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或祈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夕也称乞巧节,自古节日活动内容是以乞巧祈福为主。

而如今呢?七夕除了成就商家促销,数不清的国人以浪漫名义邪淫纵欲、无数男女开房偷欢、懵懂少女失身失贞,之后可能又是一波堕胎潮,可悲至极!七夕戒邪淫,好运伴你行!


   中华民族美丽动人的七夕节,我们痛心地看到,这个圣洁的节日将要受到色情的玷污。


   本来是少女祈求福慧、赞美夫妻忠贞的节日,却被异化为中国的情人节,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在现代人的意识中,情人已成为为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关系,伦理之外的行为,禽兽不如,有什么情可言?


   宾馆、成人用品店、鲜花店、首饰店、西餐厅甚至旅游景点,都在打这个节日的广告,甚至一些无知无良媒体也在为它推波助澜,为未婚男女、婚外恋男女提供苟且优惠,为了利益,不惜伤风败俗!


   那么多动人的传说、美丽的憧憬、纯洁的遐想、悠久的文化传承,眼看就被这些趋利之徒、欲望男女糟蹋!


   如果它必须和爱情相关,它的本意就是中国的忠贞节,夫妻节。


   请抵制所谓中国情人节这个称谓给这个圣洁的节日带来的污染,还给它牛郎织女星一样的晶莹璀璨!情人二字,已成为目前中国最低俗、最负面的语言代名词!!!


   请大家积极转发这个帖子,宣传七夕的本义。

保卫我们的节日,保卫我们的文化,保卫我们的家庭和孩子!


相关链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5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的由来!

微祝福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七夕节就是其中一个,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七夕节也被我们称为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节的由来是什么?七夕节有哪些故事和传说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七夕节的来历与传说故事吧!


七夕的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同音,月和日均是,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又与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 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牛郎织女的传说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一条爱情的主线,善良的人们就把鹊桥相会的夜晚定为情人节,也是合情合理的。现在很多人希望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认可!

这个故事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织女三星像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然如此,也不能织布成纹;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史记天官书》描述天体运行,有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其北织女,织女,天孙女也句。河鼓,就是牵牛星,中间大星,左右两小星。这就是牛郎和一对儿女的原型。织女星,又名天孙,这也是神话中织女是天帝第七孙女说的来源。

到汉代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又比如曹丕《燕歌行》中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已经把织女和牵牛看成一对情人了。所以秦汉时代应该是牛郎织女故事形成的早期阶段。湖北云梦睡虎地区出土的秦简中就有了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的记录。

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在南朝梁时殷芸的《小说》中已有粗略的梗概。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而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搜神记》中田昆仑和宋初《太平广记》中郭翰这两则故事,对明清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响。

田昆仑的故事传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郭翰的故事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这郭翰是个姿度美秀,善谈论,工草隶的文人,说他有天在庭院中观月,忽见织女下凡,两人情投意合,就私订了终身。此后,织女夜夜来往于天上人间。有一天织女忽然对郭翰说: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许再来,我们永别了。这郭翰悲伤成疾,织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个使女下凡,赠诗两首,其中一首说: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这则记述可以说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化。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关于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版本较多,但基本内容基本一致。那么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也很多。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黄河河套,都被称为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其实这些说法大多数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古代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节日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生花盆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中国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是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也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爱情故事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河边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背井离乡终是愁 千山万水不解忧

倾然 风拂面 绕动青丝愁

白河畔 凝相望 琴瑟音韵伴水声

郎勤丝巾手中献 女羞映月默低头

情相悦 敬如宾

郎耕田来女织布 田园生活漫心间

时光若流水 好景难常在

无力回天苦奈何 天水从此各一方




分享到:
点击次数:632   更新时间:2021-08-14 06:09:3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