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职业教育

首页>> 职业教育>>

广州日报:致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 “炼铀之父”



致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逝世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7-08《广州日报》官方帐号


年过八旬,仍奋战在破解世界难题的道路上;隐姓埋名数十年,只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献身国防一辈子,唯愿把毕生所有知识和智慧留给祖国。他说,特殊使命,必须要完成,死也要去完成,这就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执着的信念。他,就是被称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炼铀之父的王明健。

广州日报记者今天从韶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发明了从矿石中提取重铀酸铵的方法,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决了原料问题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于202077835分在韶关核工业四一九医院与世长辞。


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原子能事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1955年,王明健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573月至19586月在北京专家组学习;19586月至19615月在北京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任党支部书记;19615月至19644月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萃取组组长,期间发明了简易炼铀法”“受控萃取法以及中性有机化合物对阴离子萃取剂协同效应等,解决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问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于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他曾两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1988年被中共中央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勋章,1995年退休。


19336月生出生的王明健是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人,从1955年在中南矿冶学院选矿专业读大学开始,他便与原子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还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在图书室看到了一本介绍原子弹的俄文小册子,就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王明健生前回忆说,他对自己说,如果中国有原子弹,就不会被人欺负了。他暗下决心,今后就搞原子弹研究。这颗小小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了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毕业他就走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原子能研究之路。

19567月的一天,一纸调令让王明健和另外10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位于长沙郊区的一个单位,直属国务院领导。到了单位之后,王明健才知道他们来这主要是从事原子能研究,这让对原子能特别感兴趣的他兴奋不已。

第二天,他便到化验室跟着苏联专家学习,虽然这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但通过刻苦学习,2个月之后他便学会了相关的知识。随后,他又被先后调到物探室、光谱室。就这样,王明健从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伟大的中国原子能事业。


他创造了中国首颗原子弹原料铀的提炼方法

19587月,王明健突然接到二机部的秘密通知,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宋任穷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不依靠苏联。而第一颗原子弹能否提前爆炸,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原料问题。

当时我国整个核工业体系还处在初建阶段,没有正规的铀矿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而制造第一颗原子弹又急需2吨二氧化铀做试验,二机部决定在翁源县下庄建立水冶厂,要求在半年之内生产出制取二氧化铀的原料重铀酸铵(黄饼)来。王明健被任命为下庄309队十一分队水冶厂的厂长和技术负责人,肩负起了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虽然跟着前苏联专家学习了一年,但是前苏联专家很多对我们都是保密的,从来没提到过铀是从矿石里怎么提取出来的,流程、设备都不提,只跟我们介绍铀化学的一般知识、普通常识。王明健说道。当时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说: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

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夜以继日研究试验。有一天,王明健在澡堂洗澡时突然有了灵感,何不试试给铀矿石洗澡的方法提取铀?就这样,在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没有不锈钢和塑料的情况下,王明健从老一套炼铀方法中解脱出来,创造了最简单、最经济的从铀矿中提炼黄饼的方法,即简易炼铀法,后来也被人们称作土法炼铀。带着这套工艺,王明健从北京来到下庄,在当时翁源县委书记的帮助下,建厂房、通水电、挑人手,迅速把厂子建了起来,并在19588月底正式投产。


他用生命进行科研,体会到了“忠孝难两全”

1958年底,王明健家中传来噩耗,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何谓忠孝难两全当时我老家发来一封电报,说我奶奶病危要我回去,我是奶奶亲手带大的,我说我正在广东工作很紧张不能回来。后来又发来第二封电报,说奶奶死了。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明健老人平静地诉说着,泪水却渐渐打湿了眼眶。


我从小跟我奶奶长大的,跟我奶奶睡大的,可我还是没办法回去,这是国家大事啊!家里死个人,能比一个国家有原子弹还重要吗?王明健强忍着悲痛,对着电报磕了一个头,就又投入到了繁重的科研生产中去。

在这段紧张的时期,他带领着50余名工人日以继夜忙生产,晚上只能和衣而睡四五个小时,终于在半年后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而后,又经过两年半的苦战,下庄水冶厂生产了71.3吨的重铀酸铵,占当时全国土法炼铀的总量的67%。时任二机部部长刘杰说:生产出了这一批重铀酸铵,为进一步生产核燃料,提前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具有重要意义。

19598月,王明健接到指令,要求在当年101日前炼出1公斤纯金属铀,并送往北京展览馆在国庆时展出。接到任务后,王明健和助手何国发立刻赶往北京,在一个废弃的车库里做试验。

和王明健在一起,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玩命啊!助手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试验中,王明建两次经历了含有核辐射的爆炸,身上多处被烧伤,险些丧命。

但凭借着坚定的革命精神、坚强的信念,他不断吸取教训、取得进步,在经历了上百次试验后,最终成功提炼出了1公斤铀比重最高的纯金属铀,按期完成了任务。除此之外,王明健还发明了新型萃取剂(6092)用于纯化铀。这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起到了保障作用。

19606月发表的《上游》杂志中,有关领导撰写的一篇报告生动描述了王明健当时的工作状态:王明健同志在一项重要实验中遇到上百次的失败,每当遇到挫折,他都再三阅读《矛盾论》从中吸取力量,大大提高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196410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撼世界。下庄309大队11分队的队员们也撤离了下庄,因为要筹建更大规模的铀水冶厂,王明健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选择了留在下庄。从1964年一直到1995年,王明健始终坚守在一线从事铀矿冶炼研究。期间,王明健解决了12项重大技术革新问题,实现了从不能生产、可以生产到超额生产的3大步。


“特殊使命,死也要去完成”

就这样,王明健一直默默为中国的核工业发展奋斗着,他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1959年的全国群英代表大会,他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在197711月的全国基建工程兵工作会议,他被授予基建工程兵先进生产者称号。2008年,他被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勋章。

1995年退休后,王明健仍在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化学上两道世界级难题,希望有生之年能再为人民作出贡献。那些岁月,我除了在实验室就是在工厂工作,我把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为中国人民争了口气,我无怨无悔。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当你停止生存时,还能以你的发现、发明创造继续为人民服务,把知识和智慧留给人民。王明健说。


经历了两次爆炸以及长期的辐射暴露,这些年,王明健长期饱受着病痛的折磨,身体十分衰弱。但一提及伤痛,王明健就会有些愤怒:不需要问这些。特殊使命,必须完成,死也要去完成。

20192月,王明健突然病危,在病床上,他仍惦记着要把自己二十几年的推算结果公之于众。他把家人叫到身旁:我解了一生的一道化学题,我说了你把它录下来,送给科学家,让听得懂的科学家少走弯路。

不少人曾问王明健,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回到北京过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留守山区艰苦创业?身材瘦小的王明健,挺起了胸膛,用浓重的湖北话字正腔圆地回答:为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我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北京,到了大山沟,我无怨无悔。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这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当你停止生存时,还能以你的发明创造为人民服务,把知识和智慧留给了人民,这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瑜 通讯员:邵轩

视频:韶关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点击次数:835   更新时间:2021-06-13 11:24:1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