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社区互动

首页>> 社区互动>>

“过度教育”最大的伤害:导致“生命退化”和“人类文明风险的增加”



过度教育最大的伤害,

是导致生命退化人类文明风险的增加”|头条

新校长传媒

过度教育,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过度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好像一个农夫耕作的农田,一年一年地被过量的化肥施用着,这块农田将越来越失去生命的力;孩子们一年一年被过量的知识(甚至是污染的知识)填灌着,他们的生命的力也必然越来越消隐。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邱建生,这位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与规划、平民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认为,过度教育最大的伤害,是导致生命的退化人类文明风险的增加

 

过度教育侵蚀民族的未来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做事“太过了”“走过头了”“太聪明了”,结果就事与愿违;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走过头了”,一切都处在“过度”状态中而前景堪忧。

 

比如,过度的生产,过度的消费,过度的欲望,过度的经济,过度的发展,过度的教育......其中最让人痛心的是过度教育,因为它直接伤害的是孩子,伤害的是民族的未来。

 

在某种程度上,其它一切的“过度”,都可以在过度教育上找到原因,而它们也进一步强化着教育的“过度”。

 

可能你会惊讶地问:教育怎么就过度了?国家不正是大力发展全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难道一个人花在教育上的时间不是越多越好吗?

 

过度教育究竟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疑问,首先需要回答“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概括一句话就是:生命的成长。如果你认为教育单单就是知识增加,技能升级,那么今天的教育正在朝着你认为的方向前进——从普通学校到各种补习班再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线上线下,知识机器在全天运转,要把每一个人训练成“知识人”。

 

这,就是过度教育,过度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背离了教育初衷,仿佛一名农夫耕作的农田,一年年地被过量的化肥施用侵蚀着,这块农田也就越来越失去生命的力;孩子们一年一年被过量知识,甚至是污染的知识,填灌覆盖着,他们的生命的力也必然越来越退化。

 

过度的知识教育,挤占了孩子的生命成长时空,他们大部分时间被禁锢在由钢筋水泥浇筑的教室、房间里,而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恰恰需要的是充足的阳光和雨露。

 

在所有有益于生命成长的要素中,学校所学知识所占的比例顶多占20%,而孩子们却在用80%甚至更多时间去获取这20%,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如何能促进生命成长呢?

 

今天,深度沉浸互联网的我们,看到的是知识的爆炸,时代的焦虑,看不到的是生命的坍塌,看不到这个世界,正在物质丰裕中走向精神贫瘠,而人类文明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

 

教育如何匹配生命的成长

那大家也许会问,就算我们只把20%的时间匹配给知识教育,剩下80%的时间,要如何对接真正的“生命的成长”呢?其实,生命成长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三大关系”。

1.处理好人与自己的关系。

首先,孩子们要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爱护身体,强化体能锻炼。学校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对孩子们进行“健康教育”,有了健康的体魄,那些繁多的知识才能派上用场。

 

其次,孩子们要保守自己的心,因为一切的果效,都从心发出。在人与自己的关系中,心灵无疑是最重要的,有心没心,好心坏心,这中间的差别何止十万八千里。生命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灵的成长,如果教育不能守护孩子的心灵,那它就可能是邪恶的教育。

 

认识到这点是容易的,关键是如何才能促进心灵的成长?道路很多,但一定不是智识教育和乏味的书面道德教育。这里需要探讨生命的根基问题——我们的生命应该立足在什么样的根基之上?找到这个根基,就能找到心灵成长的道路。

 

我认为,这个根基就是古圣先贤的智慧,以及在这些智慧哺育下的历史中,在这种智慧熏陶下的人们的生活中。这一智慧可以说是我们的精神源头,是孔子寻求的智慧,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由此铺陈开来的敬畏之心、生态之心、纯朴之心、喜乐之心。

 

与之对应的教育形式,应该是更多的经典阅读,更多的生活教育,更多的艺术教育,甚至更多的信仰教育。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其立足点是前面所述的心灵成长教育,实际上,当每一颗健全的心灵相遇,整个世界都芬芳无比。

 

2.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就处理好了。但是从更广泛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就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服务者,推动身处的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会服务者?这就需要相应的知识教育、技能训练以及公民教育了,这种教育以“人人皆能享其应享之权利,尽其应尽之义务”为目标,使人人皆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热爱自己的工作,使人皆能成为更好的农民、工人、公务员、商人、教师,成为更好的父母,成为更好的子女,成为更美好社会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最后还是天人合一,还是要回归到人与自己的关系中。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狭义地理解——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身体和精神都蒙自然的馈赠而成长,人离不开自然。

 

但是,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使人与自然渐行渐远,甚至在人的睡梦中都不再有自然的身影,好像人心也被水泥浇筑了一般,这种状况给人类的未来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想一想,工业革命以来被污染的山川河流和土地,想一想,在生态灾难威胁下的人类,我们真的需要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了,人类的“工业心”需要被“生态心”替代,这也是我们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客观要求。

 

具体落实在教育形式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自然教育、劳动教育,更多的生命成长教育。孩子们需要更多时间去亲近自然、亲近土地。同时,削减一些无用的学校知识教育,特别是被污染的知识教育,摒弃过度教育,走适度教育路线——

 

20%的时间贡献给知识教育,80%贡献给自然教育、农耕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经典阅读、体能锻炼以及休闲,这才是教育的正途。 

如此,不仅孩子可以蒙受教育之福,教师和家长也能蒙受教育之福,社会也能因此蒙福。

过度教育可以休矣。 

.

作者邱建生(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总干事、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讲师、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秘书长、爱故乡计划主要发起者;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与规划、平民教育、社区大学等方法的科研工作)来源平民教育责编 陶小玮



分享到:
点击次数:682   更新时间:2020-09-21 05:00:5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