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院校动态新闻
首页>> 院校动态新闻>>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
作者:叶亚雪 洪瑶 摄影:谢新敏 许子铭 来源:新闻中心
2月20-21日,学校在明德区学术报告厅召开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半,领导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专家授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为新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
会议传达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吴善添主持。
孔云龙讲话
20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孔云龙就各部门2025年重点工作逐一进行了部署并讲话。他指出,此次大会是部署会、交流会、动员会、鼓劲会。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全面深化改革,奋勇争先、真抓实干,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韶院应该怎么干?孔云龙用“三个担当”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一是践行政治担当,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奋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二是彰显责任担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年”“合作发展建设年”目标要求,敢闯敢干、真抓实干,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是扛起使命担当,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
聚焦韶院“全面深化改革年”“合作发展建设年”,孔云龙从“激扬改革精神,强化担当作为”“把握改革方法,强化整体协同”“增强改革本领,强化质效提升”“压实改革责任,强化全面落实”四个方面,要求大家要以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合作促进全方位提升,用实干确保目标实现,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他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改革中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要坚定不移强化纪律教育,营造改革过程中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全面开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韶关学院新的更大贡献。
张晓红讲话
校长张晓红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合作发展,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走深走实”为题,就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及春季学期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以“问短板、问长板、问新板”的“韶院三问”,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学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她强调,要抢抓政策新机遇、认准办学新目标、厘清办学新定位、转变发展新思路、创新发展新模式、激发办学新动力;要在“三找”“三建”中定方向、辟赛道、锻新板;要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合作发展”四大发展战略来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在优势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张晓红就春季学期学校20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要紧密围绕“四化四赋”战略,推动实施“八大工程”,即顶层设计优化工程、综合改革深化工程、学科专业强化工程、安全防线固化工程、合作发展赋势工程、评估整改赋能工程、治理体系赋力工程以及服务社会赋智工程。她要求,全校上下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心聚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会议现场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邓惠毅,党委副书记吴善添,副校长何金明、田广增、郭会时结合分管领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部、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部门、学院负责人就2025年工作设想进行了交流发言。
20日下午,各单位就《中共韶关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方案》《韶关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总体方案》进行了专题学习研讨。
21日上午,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上,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教授以《地方高校的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台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周良奎教授以《地方应用型大学校城共生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
宣勇作专题报告
周良奎作专题报告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实现了思想的统一,更凝聚起了前行的共识。接下来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三级以上教授、博士代表参加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