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院校动态新闻
首页>> 院校动态新闻>>“粤北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论证会专家来校调研
作者:刘带 摄影:许子铭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3月28日至30日,“粤北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论证会专家来校调研。专家组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展示基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院长、教授孙冬宁,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副主任、教授陈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罗必武,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李贞,广东省非遗志愿者联谊会副部长陈颖等组成。学校党委书记孔云龙、校长张晓红、副校长田广增参加此次调研交流。
.
28日上午,专家组到学校华南研学展览厅、广东省非遗科普孵化基地“文创展厅”考察,了解我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下午,专家组一同走进粤北非遗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粤北非遗双创工作室、粤北非遗芳香植物学与科普实践教育中心、粤北非遗舞蹈传承基地,听取有关项目及基地负责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方面的汇报,就如何进一步创新传承模式给予指导性意见建议。
考察调研现场
在专家论证会上,我校旅游与地理学院负责人就粤北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设立的政策背景、战略意义、重点研究方向及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们围绕研究院的定位、发展方向、研究重点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专业经验,从不同角度为研究院的建设建言献策,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院建设方案立足粤北地域文化特色,契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粤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设想清晰、方向明确,对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致同意方案通过论证。
陈杭代表专家组对研究院的整体建设思路给予高度肯定。她强调,研究院要进一步优化目标定位,健全责任机制,打造服务地方特色品牌,形成更多“韶院表达”,着力打造具有粤北辨识度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创新平台。同时,要充分汇聚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协同合力,提升研究院的社会服务能效和学术影响力。
孔云龙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打造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孔云龙希望以此次专家论证会为契机,我校将充分汲取各位专家的智慧,发挥学校在多个学科领域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研究院建设,推动学科融合与创新,助力新文科建设,为学校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韶关经济转型及文化软实力提升贡献力量。
座谈会现场
29至30日,专家组前往校外非遗传承基地进行了考察调研。在世界过山瑶风情园文化馆,专家们深入了解了独特的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及过山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在瑶族刺绣工作站,专家们就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与当地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还参观调研了乳源非遗文创孵化基地。部分专家受邀参与了非遗活动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交流会,调研了涂氏水车、客家女工织绣、张氏木雕和曲江柴烧陶艺等非遗项目。
专家组此行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为研究院建设及非遗活化利用把脉献策,为粤北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陪同参加调研交流。
..
韶关学院2025招生简章成人高考专业: 教育学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