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矿山公园200米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商会论坛交流
首页>> 商会论坛交流>>商协会会长不作为怎么办?
原创 周敏 商协智家2025年07月16日
前几天,一个兄弟单位的秘书长跟我讲,因为会长的不作为和不让位,已经导致商会秘书处的工作严重瘫痪、会员意见很大,问我怎么处理才能让商会平稳发展?在此,我结合行业情况和“会长不作为”这个话题,针对其具体表现、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以及避坑指南发表一下我个人的建议和操作方法。
据2023年《中国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报告》抽样调查,约65%的会员流失主因是“未获得预期服务”直接导致会员价值缩水、组织公信力崩塌、行业影响力衰退,甚至引发组织瘫痪或解散。尤其会长不作为是一个系统性风险,最为至关重要。我们先梳理下会长不作为具体表现:
一、七大具体表现:识别不作为的“警报信号”
1.“会议僵尸”型:
表现:会议稀少(年正式会议<2次)、议程空洞(念文件、走过场)、会长频繁缺席或到场“神隐”(不发言、不决策)。决策效率极低,议题“议而不决”。
影响:某长三角制造业商会调研显示,无效会议导致次年会员参会率骤降40%。组织决策机制形同虚设,错失发展良机。
2.“资源蒸发”型:
表现:无法为会员对接有效资源(政策、资金、市场、人才);对会员明确需求敷衍推诿;会费使用模糊不清,未见用于核心服务或战略项目。
影响:中促会报告指出,约65%考虑退会的会员主因是“未获得预期价值”。商协会丧失“资源平台”核心功能,会员离心力加剧。
3.“信息黑洞”型:
表现:沟通渠道单一(仅微信群通知)、被动;不主动收集行业动态/会员痛点;关键信息(政策、预警、机遇)传递滞后或缺失;对会员反馈石沉大海。
影响:会员成为“局外人”,错失政策红利或市场先机(如某商会未及时传达出口退税新政,致部分会员损失百万)。商协会丧失行业“信息枢纽”地位。
4.“战略盲人”型:
表现:商协会无清晰发展规划/年度目标;工作年复一年重复“老三项”(收会费、开年会、发简报);对行业重大变革(数字化、ESG)反应迟钝,无引导举措。
影响:商协会发展方向迷失,会员无法从集体行动中获益(如未能牵头制定团体标准抢占市场)。组织存在价值遭质疑,年轻会员吸引力下降(某传统行业协会<35岁会员占比不足15%)。
5.“和事佬”型(矛盾旁观):
表现:会员间或会员与外部发生纠纷时隐身;对内部管理矛盾(财务、人事)回避或“和稀泥”;不愿为会员正当权益发声。
影响:商协会“娘家”功能丧失,会员安全感尽失(某商会会员被恶意拖欠货款,会长未出面协调致企业倒闭)。内部凝聚力瓦解。
6.“隐形会长”型(品牌缺失):
表现:极少代表商协会出席重要场合(政府会议、行业论坛、媒体活动);商协会在业内“查无此人”;不策划或参与行业形象提升活动。
影响:某省级行业协会因会长长期缺席重要会议,媒体曝光度两年内下降70%。丧失政策话语权与行业影响力,沦为“僵尸组织”。
7.“守摊子”型:
表现:满足于维持现状(能收上会费即可);服务项目十年不变,无创新;对秘书处工作撒手不管;抗拒任何变革建议;新会员发展停滞。
影响:商协会活力枯竭,对新兴业态企业毫无吸引力(如某传统商会无法吸引电商企业加入)。组织陷入“老龄化-萎缩-消亡”恶性循环。
二、应对措施:会员/理事会如何初步破局?
1.精准诊断,收集铁证:
对照七大表现,详细记录具体事例(时间、事件、后果、佐证材料)。
保密访谈:私下征询核心会员、理事、监事、秘书处意见,评估问题严重性与共识度。形成书面《问题清单与影响评估报告》。
2.正式沟通,表达关切(给机会):
代表选择:由德高望重的副会长、秘书长或3-5名核心理事组成小组。
正式面谈:预约时间,以组织利益为重,态度尊重但坚定。呈现《问题清单》,用事实说话,表达对商协会危机的忧虑及对会长履职的期待。核心问题:是意愿、能力还是客观困难?
3.启动内部监督程序:
提交理事会:无论沟通结果如何,将问题正式提交理事会审议。要求会长在理事会上述职答辩,回应质疑。
监事会介入:若涉及履职不力、财务疑点等,立即提请监事会启动独立调查(章程赋予的权力)。
4.临时应急机制:
授权轮值/执行会长:在理事会授权下,由有能力的副会长牵头关键工作,确保基本运转。
强化秘书处:明确秘书长在危机时期的临时决策权限(需理事会授权),保障日常服务。
三、解决办法:系统性治理与终极方案
1.制度筑基:完善治理结构与问责机制
紧急修订章程:明确会长职责KPI,将会长核心职责量化(如:年度举办高质量活动≥4次、会员满意度≥80%、促成有效资源对接案例≥X个、新会员增长率≥Y%、财务透明达标)。
建立刚性问责条款:明确“履职不力/不作为”的界定标准、评估流程(如理事会季度评议+会员年度测评)及触发程序(警告、限权、罢免动议)。
强化理事会实权:赋予理事会对会长工作的质询权、评议权、不信任动议提案与表决权(需明确表决比例,如2/3通过)。
做实监事会:确保其独立性与专业性,赋予对会长履职、财务的常态化审计与监督权,可直接向会员大会报告。
建立会员评议制度:每年匿名测评会长及领导班子,满意度低于60%自动触发整改评估,结果公开。
2.机制创新:分散权力,激发活力
推行“轮值会长/执行会长”制:分担会长职责,注入新思路,避免权力过度集中。不作为时可由轮值会长代行核心职能。
“项目制”运作:重大事项(政策研究、大型展会)成立专项小组,由理事或活跃会员领衔,直接对理事会负责,减少对会长个人的依赖。
赋能职业化秘书处:聘请专业秘书长,明确其运营管理权责。会长应聚焦战略、资源与外部关系,而非日常琐事。
3.畅通血脉:构建高效沟通反馈网
制度化沟通:设立“会长接待日/线上直通车”(每月/季度),强制会长直面会员。
深度需求调研:每年至少1-2次系统性会员需求调研,结果直接指导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与预算分配。
信息透明平台:官网/会员系统实时发布工作计划、进展、财务简报、会议纪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4.终极方案:依法依规更换会长
启动罢免/改选程序(严格按章程):
1.动议提出:由规定比例的理事(如1/3)或会员(如10%)联名提出书面罢免/改选动议,附充分证据。
2.理事会审议:召开特别理事会,审议动议及证据。会长可申辩。
3.会员(代表)大会表决:若理事会通过,或章程规定可直接提交大会,则召开大会。提前15天通知,明确议题与证据。需达到法定人数和表决比例(通常2/3多数)。
关键保障:
程序正义:全程录像、记录,律师见证,确保每一步符合章程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人选储备:提前物色并沟通好接任者(理想人选:有威望、愿奉献、有能力)。
平稳过渡:制定详细交接方案,确保财务、档案、对外关系无缝衔接。
四、避坑指南:关键雷区与生存法则
1.避坑:陷入人身攻击/情绪化对抗
法则:聚焦“履职问题”与“组织利益受损”。用事实、数据、章程条款说话。始终保持理性、建设性态度。
2.避坑:忽视章程与法定程序
法则:一切行动以《章程》为最高准则,并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务必聘请专业律师全程指导程序。程序瑕疵可能导致行动无效甚至反诉。
3.避坑:证据不足、沟通不当
法则:
证据链完整:会议记录、邮件、微信截图、财务单据、第三方报告等缺一不可。
沟通有策略:先私下、小范围、建设性沟通;无效后再升级(理事会、监事会);最后才考虑公开大会。每一次正式沟通留书面记录。
4.避坑:孤立无援、单打独斗
法则:团结就是力量!务必争取到足够多的核心理事、有影响力的会员以及监事会的支持。没有广泛共识,行动极易失败并引发分裂。
5.避坑:只破不立、造成真空
法则:推动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规划好“后会长时代”的蓝图。明确新领导层人选、过渡期方案、改革措施。让会员看到希望,减少恐慌。
6.避坑:低估反弹风险、无应急预案
法则:预判会长可能反击(如散布谣言、拉拢分化、拒不配合交接)。准备应对预案:
统一对外沟通口径(基于事实)。
关键岗位(财务、印章)提前做好风险管控。
必要时向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工商联)报备,争取理解。
7.避坑:拒绝“体面退出”选项
法则:如果会长因健康、精力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履职,优先协商“体面退出”(如主动请辞、转任荣誉职务)。这往往比强行罢免代价更小,更利于组织稳定。
总结行动路线:
1.识别判断(对照七大表现)
2.收集证据、凝聚共识
3.正式沟通、寻求改进
4.启动监督(理事会/监事会)
5.评估结果:
有改进希望?->加强监督,推动制度完善。
无改进/恶化?->启动章程修订->完善治理与问责机制->必要时依法启动罢免/改选程序(严格遵程序、备人选、稳过渡)。
核心原则:
组织利益至上:一切行动以商协会的生存、发展和会员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依法依规依章:程序合法合规是行动成功的基石。
建设性沟通优先:给予改正机会,避免矛盾激化。
团结务实:凝聚最大共识,寻求最可行方案。
着眼长远:不仅解决当前问题,更要通过制度变革防止复发。
处理会长不作为问题是一场考验智慧、耐心与勇气的硬仗。方法得当,可化危机为转机,重塑组织活力;操之过急或程序失当,则可能加速组织衰亡。用制度管人,按章程办事,以会员为中心,是破解困局的不二法门。
.
.
广东省25成人高考招生院校专业一览表 专升本https://www.bkxljy.cn/cms/chengrengaokaobenzhuan/6810.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