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banner

联系我们

韶关百科学历教育网
地址一:韶关市武江区新民路-御龙湾A6-208(售楼部斜对面二楼)
矿山公园200米 
地址二:武江区吉祥路与芙蓉北二路交叉口,嘉乐苑二楼(工业路沙湖市场南侧
咨询电话:400 806 0751 全国免费拨打
办公电话:(0751)8138951,8707138
工作手机:1899 866 2118微信同号
咨询QQ:228680751
E-mail: 228680751@qq.com

商会论坛交流

首页>> 商会论坛交流>>

商会的“老会员”为什么越来越少?驿站外的新江湖 生态进化 生存辩证法



商会的老会员,为什么越来越少?

原创 高健淇 商会论语20250224

商会,这个曾被视为企业家精神家园的松散组织,如今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流失潮。新会员如潮水般涌入,旧面孔却悄然退场。曾经的创会元老,核心骨干,为商会摇旗呐喊的老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的离去,是商会的必然宿命,还是暗藏着更深层的危机?


一、离去的推手:理想国的崩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会的本质是利益共同体。当会员发现商会无法满足其需求时,离开便成了必然选择。个人因素如时间分配、兴趣转移、心态变化等,虽看似主观,实则折射出商会的吸引力不足。有的企业家坦言:入会时期待资源对接,结果发现活动千篇一律,人脉质量参差不齐,连基本的行业信息共享都做不到。

深层的原因是企业需求与商会服务的错位。当企业转型或产业升级时,若商会仍停留在喝茶联谊的层面,会员的参与感便会断崖式下降。例如制造业老板抱怨:商会还在谈传统渠道合作,而我的企业已转向跨境电商,理念不合自然分道扬镳。这种服务滞后让商会从助力者沦为旁观者

更致命的是商会自身的顽疾:管理僵化、活动同质化、服务形式化。许多商会年会沦为聚餐拍照的套路,活动缺乏前瞻性,甚至出现无会可开、无人可参的尴尬。一位前会长反思:我们总抱怨会员不积极,却从未想过活动是否真正解决企业痛点。


二、沉默的消亡:从参与者到数字幽灵

多数商会数据显示,连续三届活跃的会员不足5%,多数人沦为僵尸会员”——交了会费却不再参与活动。这种人走茶凉的体验,让老会员对二次入会心生抵触。一位创会元老感慨商会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宗派主义和任人唯亲现象,当年鞍前马后,如今连换届通知都收不到。事实上,他们并未真正离去,只是从主人翁变成了局外人,在商会的数字台账里静默成灰。这种现象暴露了商会的核心矛盾:入会门槛低,但价值留存难。


三、去向的隐喻:驿站外的新江湖

那些彻底退会的老人80%仍在商海搏杀,只是商会不再是他们的必需选项。只是阵地转移到了更垂直的行业社群或私域流量池。有人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供应链互信网络,有人依托数字化工具实现精准人脉匹配。更多人则在观望中逐渐淡出,那些未退会的会员,往往陷入三不状态:不发言、不互动、不贡献,成为商会生态中尴尬的空心人


四、商会的自救:从驿站到生态的进化

要留住会员,商会需重塑价值逻辑。利益机制需超越简单的会费换服务,转而构建资源整合、知识共享、投资孵化的多元生态。有的商会通过搭建产业投资平台,将会员企业的闲置资金与优质项目对接,实现年收益率超15%,会员黏性大幅提升。
服务创新同样关键。杭州多家商会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分析会员企业的采购数据,精准推送供应链资源,并设计企业问诊”“政策快享等定制服务,使会员流失率逐年下降。有的商会提出荣誉会员计划,允许退会者保留部分资源使用权,反而激发了老会员的口碑传播。

更重要的是组织基因的重构。年轻化管理团队的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探索、从行政化知识社群的转型,正在成为先锋商会的标配。正如一位90后秘书长所言:商会不能总打情怀牌,要让会员算得清经济账、看得见成长线。


五、商会的生存辩证法

会员流失不是终点,而是照见商会弊病的镜子。当松散型组织的先天缺陷遭遇企业家的务实需求,唯有将利益共赢植入基因,用价值创造替代情感绑架,才能让商会从驿站进化为生态圈。毕竟,商业丛林里,没有永恒的归属,只有永恒的价值交换。

.

分享到:
点击次数:88   更新时间:2025-02-24 04:26:36  【打印此页】  【关闭